炎炎夏日,古人靠几大神器祛暑纳凉?深度折服古人生活智慧-前沿热点
撰文|赵固仁
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这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对于消暑的一种姿态和想法。似乎告诉人“心静自然凉”,然而这毕竟只是一种感受的境界,炎热暑气已依然升腾,在炎炎夏日,在没有任何家用电器的古代是如何度过炎热的天气呢?先来看看古人的生存智慧。
地窖藏冰,吃冰消暑,堪称最早冰棍儿。
(相关资料图)
三千年以前的周代,其实已经掌握了用冰块消暑了。
并且还将这一时期专门设立专职人员进行管理,他们负责采冰、藏冰,因此还有一个颇为雅致的名字“凌人”。
凌字本来就是冷风之意,可以知道,周代的“凌人”就是“采冰官”。他们将冰藏在地窖之中,而这个藏着冰块的地方名字也颇不寻常,谓之“凌阴”,因此,这种对于贮存冰块消暑降温的办法成了此后历代都十分重视的一项生活内容。直到明朝时还可以出现在关于冬天时节,大批百姓冒着严寒去采冰然后供给到皇室,换来些微薄报酬。
盛放冰块的器皿叫做冰鉴,在周朝时,这些“冰鉴”是用青铜所铸造的大号器皿,然后把冰块放进去,堪称相当大气。
到了唐代的时候,聪明的古人还巧妙的制作出最早的“冰箱”。唐人发现,火药生产中的硝石在水中溶解会吸收周围热气,达到一定程度时竟然能让水变成冰。这种现象被唐人发现后便使用到当时类似冰箱原理的制作中。随着技术和认知的深入,到了清代时,已经出现了现代冰箱的雏形。所谓的木胎冰柜选用高档木材,抗腐朽这些珍惜花梨木等,在里面用铅叶弥合缝隙,不让水渗出,上面口大底小,有点类似今天的漏斗,因此放在没有强光照射的地方,这样的储物冷藏颇为有效。
宋代有一本名为《武林旧事》的书,有“都人避暑,冰雪爽口之物”的记载,这种情况说明冷藏的冰柜儿已经出现,可能还会很好吃,为什么呢?因此唐代的杨万里在其诗文《荔枝歌》里便有:“甘霜甜雪”的记载,这也应该是一种冷藏的最早冰棒,而且还很甜,由此可以判断,讲究吃喝的宋代吃的冰棒也必然十分好吃,冰饮的历史从来都在生活中大量存在,让古人用此来对抗炎热。此外,在日常饮食上,他们也尽可能吃清凉饭食,如“砂糖绿豆汤”或者“莲子羹汤”,这些汤便是冰饮之外的常态消暑了。
人力风扇和专门纳凉的屋子,成了躲避日光和暑气的密室。
“长安巧匠丁缓者,又作七轮扇,连七轮,大皆径长相连续,一人运之,满堂寒颤。”这是唐代笔记小说《西京杂记》的话,梗概便是长安的巧匠做了一个很大的七个轮子的大扇子,一个人推动,风力可以达到一个屋子的人都能感到寒颤,这是人工扇子一次生动记载,也是唐代贵族生活的一个细节上的描写。此外,为了对抗炎热 皇室还会打造专门避暑的“凉屋”,一般选在与水相近的地方,再配上人工旋转的大风扇,然后在清凉水汽与冷风的作用下,凉屋成了贵族消遣放松的私人空间。
有的还会造出类似今天的“人工瀑布”,上下来回喷溅的清水让室内一直保持常温,因此,水与风的物理配合下,唐代的贵族夏日过的相当滋润,甚至比今天在屋里吹空调还要绿色环保无害,没有空调病,着实让人羡慕。到了宋代时期,皇帝纳凉的地方叫做“凉殿”,这里面有冰块,有旋转扇子,甚至还在殿内开凿了几口深井,这样的好处是随时可以喝到清凉的水,还能感受来自地底下的凉气,确实整个巨型办公室够的上“凉殿”的称呼了。
扇子常态化,没有新意却不可须臾离手。
中华历史文明有多久,扇子的历史有多久。所不同的就是用料和形制有所不同罢了。历史上曾用细竹篾编制的扇子称为便面或障面。
这样的扇子不仅可以摇出清风,还可以用于遮面遮容,因此成了古代美女或者文士的必备的消夏神器之一。南北朝著名文人庾信,作过一首诗叫做分杯帐里,却扇床前的诗句,潇洒风度可见一斑。而扇子几乎伴随了古人的生活。并且在过去扇风在过去是有讲究的,常言道:“文人扇胸,武人扇肚,农民扇背,和尚扇领口,轿夫扇裤裆,青士扇袖筒。”由此不难看出扇子对于身份不一,所表达的风格也不同,这似乎与身份、品味所决定的。
除了考虑到要在各自职业特点和穿着打扮的界定下,实现扇子功用的最大化,还要顾及自己的体面。过去的文人最讲面子,扇子对于他们来说更多是一种装饰品,显着自己的高文化和高水平,再热的天气,小扇子也只是扶在胸前,轻轻的扇风,慢慢的摇,就像诸葛孔明那样的从容与淡定。
是所谓的一些“青士”则是擅长书画,挥毫泼墨之余,用扇子扇一下袖筒,这样就能达到了“两袖清风身欲飘”的境界了。《世说新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西晋大将军王敦每次回程见武城候的时候,都会用扇子遮一下脸,等到了南渡之后再见时却不再这样做了。王敦还感叹说?“不知是我长进了,还是伯仁退步了。”显然说明,随着王敦地位的改变再见到这位曾经显赫的人物后不再羞涩。因此,几样消夏的神器都介绍完了,想必今日的人似乎很难再寻找到古人消夏的形容与淡定了。